四川省瀘縣建筑職業中專學校
教育科研管理辦法
(試行)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保證我校教育科研的順利開展,根據上級有關文件,特制定本章程。
第二條 學校教育科研室(以下簡稱教研室)是學校教育科學研究的管理機構,
受學校校長直接領導,業務上接受上級部門的管理和指導。
第三條 學校教科室應遵循“立足實踐、服務教學”的原則,推動和開展本校的
教育科研工作。以有利于推進素質教育,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有利于推動教育事業的發展為學校教育科研工作的宗旨。
第四條 學校下設教科室。教科室成員應是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具有一
定的研究能力和組織管理能力的骨干教師。
第五條 學校教科室的工作職責是:
1、制定本校教育科研工作規劃及課題管理辦法,做好本校教育科研的宣傳鼓動工作,推動本校群眾性科研工作的開展。
2、制定本校教育科研課題的立項、實施、階段評議、結題驗收及評獎細則,建立校級、區級、市級和國家級課題的檔案,具體管理本校課題研究全過程。
3、吸收、運用、推廣優秀科研成果,使科研成果盡快轉化為教育常規。
4、指導本校課題承擔者有效地開展課題研究工作,并為研究工作的良好運作創造必要的條件。
5、組織本校教育理論的學習培訓工作,提高教師的教育科學研究水平。
6、接受上級部門派定的研究任務,協助。ㄊ、縣)級課題的管理。
7、計劃、總結本校的科研工作。
8、教科處應大力營造學校的科研氛圍,在全校教職工中樹立“科研興教、科研興校”的意識。同時,通過教育科研活動提高教師的業務素質。教科處每學期至少舉辦1次理論專題講座,每學年至少組織開展1次理論研討和課題研究的交流活動。
第六條 成立課題中心組
1、設責任人(負責人)1人,課題中心組員2人,分為“主研者”和“參研者”兩類。
2、主研者必備條件是:(1)總體學術思想和研究方案或重要創新點的提出者、研究者;(2)重要科學現象、規律或改革方案的發現、闡明或制定者;(3)關鍵性學術疑難點或實驗、技術難點的主要解決者;(4)工作積分最多者。
3、主研者和參研者的身份,在課題結題時根據各研究者的實際貢獻確定。
4、課題負責人應是主研者之一。課題負責人職責是:(1)承擔并參與課題的主要研究任務;(2)協調課題組成員力量,保證課題研究計劃順利開展;(3)加強上下聯系;(4)認真填寫《瀘縣建校教育科研課題研究過程實錄》,建立課題研究過程檔案。檔案主要包括:①課題立項通知;②課題研究協議書;③課題研究方案;④課題研究過程的各種記錄;⑤每學期階段測查及小結成果和經驗,并填好《過程記錄手冊》;⑥結題測查報告及資料;⑦結題研究報告;⑧結題工作報告;⑨經驗論文;⑩結題及成果評審鑒定書等。(5)計劃決定研究工作日程,有效使用課題研究的經費;(6)負責登記各參研人員的工作貢獻。(7)按計劃分階段列造資助金發放計劃。
5、課題組可根據研究工作需要聘請研究工作顧問或指導者。
第七條 課題申報立項
1、校級課題立項:由課題負責人向學校教科室提交書面申請、課題研究方案和研究工作計劃,并按規定詳細填寫《瀘縣建校教育科學研究及教改實驗項目申請書》一式3份。學校教科室對課題初審后提交科研領導小組審批,批準后即為校級課題。
2、縣級課題立項:(1)由學校教科室向縣教育科研指導辦公室報送教育科研項目申請書,并提交課題研究方案。(2)材料組檔送縣審查。(3)審查通過的項目為縣級課題(以立項文件為準,未通過的仍為校級課題。)
3、。ㄊ校┘壵n題立項:由縣教育科研領導小組組織,按。ㄊ校┘壵n題申報材料要求組檔、申報,待。ㄊ校┝㈨棛z查通過。
4、課題正式立項后一個月內,課題申報人應將修改后的正式課題研究方案上報校教學科研處備案,并按方案開展研究,努力完成預定目標。
第八條 課題開題
1、課題開題工作由學校教科室與課題組共同完成。課題負責人要認真修改和完善課題方案,并準備好如下材料:(1)課題開題通知;(2)課題背景材料(或調查報告);(3)課題方案;(4)課題研究工作計劃;(5)前期研究總結
2、開題過程:(1)宣讀立項通知;(2)課題背景介紹;(3)介紹課題方案;(4)宣布課題研究工作計劃;(5)前期研究小結;(6)課題咨詢與論證;(7)開題會總結。
3、課題開題應視其研究領域邀請有關人員參加開題會,會議所涉及的問題要有記錄,會議所有材料均應歸檔,開題情況用簡報形式報上級主管部門。
第九條 課題實施
由課題組組長負責課題實施,按課題研究工作計劃組織課題組全體成員開展各種研究活動,活動中主研者和參研者均應發表自己的意見并承擔一定的任務。每次活動后,認真分析得失,做好記錄,并為下次活動作準備。
第十條 課題進展報告登記
學校教科室負責對不同層級的科研課題進展情況進行認真登記,登記表由學校教科室統一印制,每次登記應填寫登記表一式三份,一份報縣教研室或市教科所備查,一份交學校教科室存檔。
第十一條 結題管理
1、課題結題時,學校教科室應及時向上級管理部門提交結題申請報告。上級管理部門根據報告及有關材料會商,確定結題驗收方式(含結題驗收、專家通訊鑒定、結題鑒定會三種形式)
2、請求鑒定的成果應報齊鑒定材料:(1)課題結題鑒定申請書;(2)課題研究方案;(3)課題研究工作總結(工作過程總結);(4)課題研究報告(主要技術文件)、論文或專著;(5)課題研究(實驗)效果報告;(6)推廣應用方案;(7)課題經費使用情況。
第十二條 檔案管理
1、課題研究建檔范圍:(1)計劃選題階段。調查報告、方案論證、開題報告、立項申請與審批手續、工作計劃等。(2)研究階段。各種原始記錄、音像資料、工作日記、會議記錄、進展報告、研究方案及修改記錄、經驗總結、有關論文、教育教學效果測查情況、階段報告等。(3)總結鑒定階段。課題進展報告登記冊、研究報告、成果報告、經驗總結、論文、專著、結題驗收有關資料(申請報告、鑒定會議記錄、鑒定會議證書)等。(4)成果推廣應用階段。成果推廣應用情況及效果。(5)成果獲獎材料。
2、課題研究檔案管理:(1)課題檔案由課題負責人負責建立,應有專人負責收集、整理和保管,并定期進行檢查,確保材料完整、準確、系統。凡歸檔的文件材料,要求格式統一、工整、清晰、規范,便于保存和查閱。打印材料,一律用A4紙或16開頁面,同時上交word電子文檔。
(2)學校教科室應責成課題組建立課題研究檔案,并在結題后妥善管理。
(3)課題負責人應向上一級管理部門呈交下列檔案材料各一份:教育科研項目立項申請書;階段研究工作小結;方案修訂情況;終結成果報告;研究工作報告;課題進展管理手冊;鑒定結論、證書;獲獎情況;研究經費結算及投放報告。
(4)注意加強對檔案及成果的保密工作,在成果正式公布以前應給予保密性保護。
(5)項目研究檔案的建立與管理工作,應作為評審表彰優秀成果的參考標準之一。
(6)凡課題組研究成員向外投交課題論文或成果,必須在署名前冠以“四川省瀘縣建筑職業中專學校××課題組”。
第四章 學?蒲泄ぷ鞯闹笇
第十三條 學校教研室應指導教師選好科研課題。
第十四條 學校教科室應指導課題組制定課題研究方案、課題研究工作計劃,以利于本校各課題的有效運行。
第十五條 指導并協助課題組做好課題的階段總結、結題總結和成果總結。
第五章 科研隊伍的建設
第十六條 學校教科室應采取多種形式,通過多種途徑提高教師素質,加強本?蒲嘘犖榈慕ㄔO,在學校形成一支學科齊全,具有一定影響和帶頭作用的教育科研隊伍。
第十七條 做好教師的教育理論學習工作。教師的教育理論學習應列入學校議事日程,做到每期有計劃、有內容、有安排、有記載、有檢查。為了落實教育理論學習,學校教科室需備有一定數量的教育理論科研書籍,供教師學習或選學。
第十八條 加強教育理論學習,按期進行教育科研培訓。學校教科室的成員應成為本校的教育科研骨干,堅持常年不懈學習和研究教育理論及教育科研方法。學校教科室成員應按要求參加上級組織的教育科研培訓。根據上級培訓安排,學校教科室每期應有一次校級教育科研理論及方法培訓。校級培訓以學校教科室成員輪流主講為主,也可邀請縣進修;蚴、市有關專家到校做專題報告。
第六章 上級科研任務
第十九條 學校是開展教育科研的主陣地,除本校自身的科研課題外,學校應主動接受任務,學校教科室應按要求配合做好有關工作。對于上級派定的其他科研工作也應盡力完成,使學?蒲泄ぷ鬟M入良性循環。
第二十條 學校教科室要協助管理和開展在本校實施的省、市、縣級課題,保證這些課題的順利實施。
第七章 科研工作計劃和總結
第二十一條 學年初,各課題組根據本課題年度中心工作提出本年度科研工作計劃,對本年度科研工作的目標、任務、要求等做統一安排,并按計劃將科研工作落到實處。學年末,各課題組應對全組一學年來的科研工作進行全面總結。
第二十三條 學校各子課題年度科研工作計劃在學年初(第二周內)、年度科研總結在學年末(最后一周內)報教科室。
第八章 獎勵與懲罰
第二十四條 凡不按上述辦法進行的科研課題研究,學校和市、縣教育科研部門不予結題,對其研究不予行政認可。評職晉級不得填報有關內容。
第二十五條 凡承擔校、縣、市、省、國家級課題的主研人員,在規定期限內未完成任務或結題的,學校根據實際情況處以100-300元的罰款,并不得申請新課題;凡完成任務的按《瀘縣建筑職業中專學校教育科研工作補貼及科研成果獎勵辦法》給予科研補貼或獎勵。
第二十六條 教育科研作為教師評職、晉級、評優、選培各級骨干教師的必要條件,并把教育科研工作納入到教師年度考核方案中。
2009年10月
上一篇:市級科研課題年度報表[ 03-06 ]
下一篇:“中職學校建筑專業學分制實踐研究”實施方案[ 05-15 ]
![]() |
![]() |
![]() |
![]() |
![]() |
![]() |
![]() |
![]() |
感動 | 同情 | 無聊 | 憤怒 | 搞笑 | 難過 | 高興 | 路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