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 id="usim0"><u id="usim0"></u></object>
  • <acronym id="usim0"></acronym>
    • 長技能 寬基礎 高素質
      長寬高立體育人體系
    • 建德樹人 筑能致遠
      學校文化建構
    • 扎根農村辦職教
      超越農村惠民生
      您當前所在位置:瀘州建校>> 教育科研>> 科研課題>>正文

    “中職學校建筑專業學分制實踐研究”實施方案

    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作者:教科室  發布時間:2012年05月15日  點擊數:

    中職學校建筑專業學分制實踐研究

    實施方案

    一、問題的提出

    1.背景分析

    (1)傳統尺度下的職業教育窘境

    ??? 自20世紀80年代初期,我國開始注重發展中等職業教育。一批辦學條件較差的普通中學被轉制、改辦為職業中學;部分大中型企業也紛紛舉辦技工學校和全日制普通中專(含成人中專)。各類中專學校、職業中學、技工學校等逐步匯集成新時期的中等職業教育,共同掀起中國職業教育規模擴張的第一波。1988年前后至1998年大約10年間,中等職業教育進人了一段規?焖侔l展期。1988年,中等職業教育招生人數達280萬人。1998年,激增至520萬人,增長率達85.7%,高中階段教育學生職普基本達到1:1。??? ?????

    但是,年輕的中國職業教育缺乏內在生存、發展的根基,經不起歷史風浪的考驗。進入1999年,中等職業教育的招生人數出現連續3年的萎縮。至2001年,全國中等職業學校招生人數為400萬人,比1998年減少近l/3。四川省情況亦然,1998年,各類中等職業學校招生為28萬人,而2001年急劇下降到不足18萬人,降幅達35%。

    ??? 生源質量問題也令職業學校尷尬。據部分中等職業學校(如內江鐵路機械學校、成都禮儀職業高中等)對新生入學摸底測試結果統計,進入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數學及格率不到10%,英語及格率不到20%,語文及格率不到40%。多數學生因升普通高中無望才被迫進入職業學校。很多學生厭學,學習習慣差、生活習慣差、家庭經濟條件差,被普通初中認為是“問題學生”。很多中等職業學校的校長都抱怨:“中職生難教、難管、難留(輟學率高)!

    以傳統的教育尺度衡量,職業教育只能是學生及其家長無奈的選擇,因而,職業學校的學生只能是后進生。一句話,在傳統的教育尺度下,職業教育只能是行軍路上的收容隊。???

    換一種思路辦職業教育,換一種眼光看待中職生,是職業教育發展的歷史必然。

    2)“學分制”的歷史選擇

    社會要求中等職業教育快速發展,學校自身也希望快速發展。但中等職業學校多年執行的學年制教學模式已經不能完全滿足社會多元化的需要,更不能適應學生和家長接受多種教育的要求。特別是工學交替和工學結合的有效開展,要求建立“學分銀行”的呼聲越來越高。

    教育部2000年1號文件《關于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深化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意見》要求:積極創造條件,實行全日制教育與部分時間制教育相結合,允許成年學員和有實際需要的學生工學交替、分階段完成學業……中等職業學校要開展學分制的試驗,改革教學組織和管理制度,使學生能夠根據社會需要和個人興趣、條件選擇課程和學習時間。要建立校際之間、相近專業之間學分相互承認的機制,允許學生跨專業、跨學校選擇課程。對于從其他高中階段學校轉入的學生,承認其相應的學習經歷或學分。

    在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在職業學校進行學分制試點工作的意見》(教職成廳[2001]3號)里,職業教育實施學分制的意義得到進一步闡述:“職業學校實行學分制,是進行教育教學制度創新,建立適應經濟建設、社會進步和個人發展需要的更加靈活、更加開放的教學組織和管理制度的重要舉措!

    社會需求的變化為中等職業學校推行學分制改革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在新形勢下的學分制試點工作,很快顯現出它的優勢。這是一種靈活的教學管理制度,有利于實現教育選擇方式多元,有利于針對學生的需要實施能力培養,在入學和畢業時間上具有機動性。這樣的一些優勢順應了職業教育改革大趨勢,被越來越多的學校所認識,也被學生和家長所接受。

    (3)推行學分制的理論探索與實踐基礎

    我省職業學校從1998年開始學分制的試點。如成都市工業學校和內江鐵路機械學校是全省較早開始實行學分制改革試點的單位。成都市7所職業中學于2000年開始試點,并制定出成都市實施學分制的改革方案(草案)。省內約50%的中專學校于20世紀90年代末試行了以重修和增加部分選修課的實驗,取得一些有益的經驗。另一方面,全省圍繞學分制改革,從不同的角度開展了眾多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1998年,成都市工業學校和內江鐵路機械學校被確定為學分制改革的試點單位,拉開了我省職業學校大規模開展學分制試點的序幕。2000年,一些地區,如成都市開始制訂實施學分制的改革方案。2001年,四川省教育廳《關于印發(四川省職業學校試行學分制的原則意見)的通知》和《關于四川省職業學校試行學分制的原則意見中有關概念的解釋及計算方法的函》出臺。與此同時,全省教育行政部門、學校圍繞學分制改革的實踐性研究活動也從不同的角度展開。由劉亞琴、吳蕊主編的《四川省中等職業學校教學管理手冊》(四川大學出版社2002年出版)一書中,就學分制教學管理與組織進行了較為全面、系統的論述。

    本著邊實踐、邊總結的科學方法,關于學分制下制度創新的研究也就擺上了日程。換言之,中等職業學校宴行學分制及制度刨新研究一方面可以在制度上使職業教育更緊密地貼近市場所需,解決技能型人才緊缺廈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等問題;另一方面.也契合了職業教育發展的機遇,更好地推動職業教育快速、持續、健康發展。

    2.學,F實狀況

    本研究與教育現狀存在的差距和矛盾:師生對實施學分制的重要性不理解不支持,認為實施學分制沒有多大的實際意義,是多余的事,表現出師生不配合;目前的職業學校實施的都是分教學班上課制,開設選修課后,學生選老師、選課程、選上課時間,必然打亂正常的教學秩序,給教學組織與管理帶來了難度;推行“學分銀行”,需要其他職業學校的配合,要有大環境,需要國家有關教育部門強有力的措施方可順利實施;工學結合,也給學籍管理帶來難度,需開發軟件管理,設置專人管理,增大工作量。

    3.研究現狀分析

    (1)國內研究的現狀

    各省在國家有關學分制的政策指導下,都作了些學分制實施的一些探索。各學校積極探索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兩個“三段式”的辦學模式,集團化辦學模式,近年來,河南、天津等地在發展中等職業教育的實踐中,創造了“一年學基礎、一年學技能、一年頂崗實習”的培養模式;海南省從自身實際出發,探索出農村學生“一年在縣級職教中心學習、一年在城市職業學校學習、一年在企業實習”的辦學模式。天津、江蘇、河南、海南、山東、上海、福建以及青島、寧波等地積極探索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據初步統計,全國的職業教育集團已達200多個,參與集團化辦學的職業院校達2000多所。這都有利于學生分階段完成學業。農村職業學校農閑學習,農忙可以參加生產,學習時間可以靈活;初中畢業的農民工在建筑工地上可以參加業余學校學習,實踐經驗和所學技能也可以折換成學分。

    (2)省內研究現狀

      2005年,四川省教育廳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處和四川省教育科學研究所共同申報的《四川省中等職業學校實行學分與制度創新研究》科研課題獲“四川省教學成果一等獎”。研究包括課程開發模式、學生選課、自主學習與管理、導師制和收費制等研究,制定印發了中等職業學校實行學分制教學管理、學籍管理、學生工作和學分收費等6個文件。開發了《數控技術應用》等9個技能型緊缺人才省級學分制教學法實施方案,課題組和試點學校還撰寫了一批很有價值的研究報告和論文。目前,有一些學校認為實施學分制麻煩,還根本沒有涉及學分制,據調查,某縣有四所職業學校,有3所根本沒有實施學分制,有一所也僅處于探索中。有的學校表面上在實施學分制,但實質上也沒有開展,只是為了應付檢查做了一些資料。

    (3)實行彈性學制,國外成功經驗

    我們考察一下發達國家的職業教育就會發現,實行彈性學制是許多發達國家職業技術教育的共同點。實行雙元制的德國,每一類職業學校都不是一種學制,同一專業的學制有二年、三年、三年半的。新西蘭的職業學校學制也是長短不一,一年、二年、三年、五年不等,教學安排有全日制、半日制、部分時間制。英國、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也是一樣,他們的職業學校學生學習時間的長短,往往按實際情況和實際需要而定,一般沒有年齡和時間限制。靈活的學制為他們的職業技術教育帶來了很大的活力,促進了人才培養,適應了社會發展的需要。這些國家實行彈性學制的成功經驗為我們在職業學校中實行彈性學制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和可供借鑒的寶貴經驗。

    二、課題的界定

    學年制與學分制是當前世界上兩種主要的教學管理制度。學分制是在德國選科制基礎上于19世紀下半葉由美國首先建立,作為同選修相適應的學校教學和學生學習的計量和管理。

    學分是計算學生學習和訓練分量的單位,即給一門課程賦予一定分值。學生選修一定的課程,并考試合格,就能獲得一定的學分記錄?荚嚥缓细裾,經過重修,若能通過考試,同樣認定學分,學生完成規定的學分總量,即可畢業。

    學分制是學業完成情況的計量登記制度,是反映學生在學校課程方面發展履歷的一種課程管理制度,也是衡量學生在課程方面的經歷和發展水平的一種課程評價制度。

    本課題意圖,將在認真研究我校職高生教育教學現狀的基礎上,準確把握課程改革的要旨,抓住為適應選課制而進行的學分制實踐管理這一關鍵點,重點研究實施學分制的實踐操作行為、程序及辦法等。

    三、研究的設計

    1.研究的目的

    解決目前學分制實施中存在的問題,尤其是目前建筑類專業教學管理中存在問題,解決建筑類專業的課程設置與學分問題,解決建筑類專業學分制實施中的具體操作辦法,編制出適用的管理軟件,經過總結、提煉,為在建筑類專業中全面推廣學分制提供依據。

    2.研究的對象、范圍和周期

    研究對象以我校2013屆、2014屆建筑類專業學生為主,以2015屆學生為輔,推廣到市內有建筑專業的中職學校。研究周期為三年。

    3.研究內容的具體化表述

    本課題以建筑類專業學分問題為研究內容,包括:學分制有關制度研究、建筑類各專業的課程設置與學分研究、學分制下的必修與選修課的組織與教學研究、學分實施的過程管理研究、學分管理操作軟件的研究、學分制下的師資隊伍研究、學分制下的工學結合研究、學分互換與“學分銀行”研究等。

    4.研究的方法

    (1)調查法

    (2)文獻法

    (3)個案研究法

    (4)比較法

    (5)實踐反思法

    (6)行動研究法

    5.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研究的意義:目前,按教育部規定,職業學校執行的雖說是三年制,但實施的“2+1”,二年在學校就讀,一年頂崗實習,將原來在學校學習2.5年或3年的知識要壓縮成2年完成,2年內根本不能完成所有課程。職業學校的學生多數是農村家庭子女,家庭經濟都不是很好,有的需要彈性學習,工學結合才能完成學業。實行學分制后,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點,選擇喜歡的課程和喜歡的老師,也及選擇學習的時間,只要修完規定的課程和學分,即可畢業。增大了學生的學習空間,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培養學生適應社會的綜合素質,更有利于學生的發展。

    本課題的研究具有可行性:一是政策依據:教育部在2010年教育部出臺的《關于中等職業學校管理辦法》中進一步明確了中等職業學校必須實施學分制,四川省教育廳、物價局、財政廳等部門相繼出臺了《四川省職業學校試行學分制的原則意見》(川教職〔2011〕13號)、《四川省職業學校實行學分制教學管理基本要求》和《四川省職業學校實行學分制學籍管理規定》(川教職〔2005〕86號)等。二是有各級管理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的研究成果作為參考和借鑒,而且,在我校,已實施了一段時間的學分制,已具有一定的研究基礎,同時,學校從上到下,對此項工作也非常重視,我相信通過對此課題的研究,將會對我校建筑專業乃至其它專業的發展,必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三是本課題的課題負責人是原教師進修校副校長,現任學校校長,長期從事教育教學研究和科研工作管理工作。其余研究人員都從事過科研工作研究,多數都是高級教師,研究經驗豐富。且有市內各兄弟學校的研究,可配合共同探討。四是學校有專門的科研管理部門負責日常的研究與管理工作,管理人員和研究人員都有充足的時間保證對課題的研究。

    6.預計要解決的難點

    學分制方面的研究已有很多,但針對我校的具體情況,在實施中也還存在一些問題,如:為規范管理要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有關管理制度;建筑各專業有哪些課程設置?學分為多少?文化課與專業課的比例為多少?怎樣處理專業課與專業技能課的關系?必修和選修課如何設置,各占多少比例?學生分散上課后如何組織管理?學生的學籍、成績和學分登記管理上網(研究配套的軟件的開發),建立通用的“學分銀行”?實施學分制硬件建設,經費如何解決?編寫選修課的校本教材或講義;學生參加各類競賽獲獎學分互換,學生轉學學分的登記等問題都有待更加完善和具體化。

    7.課題研究的實施步驟

    (1)第一階段:論證準備階段(2010年3月—2010年7月)。前期研究,作好課題研究的宣傳動員工作,醞釀科研氛圍;完成對在校學生情況、建筑工程實用人才社會需求情況、課程設置情況等的調查;完成前期文獻資料、政策法規的檢索,并寫出相應的調查報告;建立課題研究領導組;初步擬定課題研究方案,做好課題申報準備工作。

    (2)第二階段:研究實施階段(2010年9月—2013年7月)。做好開題報告工作,撰寫出課題研究實施方案,分解子課題組,投入課題的研究實施;不斷修改完善改革方案,加強課題過程管理;完成階段性成果及相關成果的檢測。

    (3)第三階段:總結驗收階段(2013年9月—2013年12月)。收集整理資料,信息反饋,各子課題組總結匯總;完成終結測評,對實驗成果進行整理分析,寫出終結研究報告、成果報告,建立課題研究檔案體系;做好課題結題鑒定相關準備工作。

    四、課題研究的具體措施

    (一)組織管理

    1.課題領導組

    組? 長:張天虎

    副組長:張永鴻? 魏祥群

    成? 員:包美春? 彭遠斌? 李開海? 黃建春? 韋正豐? 童在平 羅樹彬 盧世明?

    2.課題指導組

    宋明清:瀘州市教科所理論室主任

    劉永輝:瀘州市教科所綜合室主任

    李定懷:瀘縣教師進修校副校長

    熊維平:瀘縣教師進修校教研室副主任

    李萬富:瀘縣教師進修校教研室副主任

    杜旭林:瀘州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副教授

    ?陳邦:瀘縣教師進修校教研室教研員

    梅永軒:瀘縣教師進修校教研室教研員

    3.課題研究組

    組? 長:張天虎

    副組長:魏祥群? 包美春

    成? 員:彭遠斌? 李開海? 黃建春? 韋正豐? 童在平? 羅樹彬? 陳烈 盧世明? 吳有樹? 劉金華? 建筑班班主任

    4.子課題組研究人員

    (1)學分制制度研究、建筑類各專業課程設置與學分研究

    ?組長:魏祥群

    副組長:包美春 彭遠斌

    成員:黃建春 宋錫洪 唐興明? 張尚平 李紅 謝幫全 吳有樹 劉金華

    (2)學分制下的必修與選修課的組織與教學研究、學分實施的過程管理研究

    組長:彭遠斌

    副組長:向勇

    成員:盧世明 韋正豐 李開輝 吳有樹 李先勝 謝幫全 田昌桂 康兆渠? 陳富先

    史世芬 羅宏 符鳳龍 李桂容 李紅 唐興明? 趙曉珊? 張南 陳富先 謝崇碧 張益權 宋錫洪? 唐興明 王秀華 張尚平 黃小玉 李燕 康兆渠 鄧良英及11級春秋班班主任、12級春班主任

    (3)學分管理操作軟件的研究

    組長:李開海

    副組長:彭遠斌? 張雪

    成員:向勇 楊松 王小平? 黃敏 代菊先 張南 ?陳杰 符鳳龍 李桂容

    (4)學分制下的師資隊伍研究

    組長;羅樹彬

    副組長:包美春 彭遠斌

    成員:盧世明 韋正豐 李開輝 吳有樹 李先勝 謝幫全 田昌桂 康兆渠? 陳富先

    史世芬 羅宏 符鳳龍 李桂容 李紅 唐興明? 趙曉珊? 張南 陳富先 宋錫洪 唐興明 張尚平 康兆渠

    (5)學分制下的工學結合研究、學分互換與“學分銀行”研究

    組長:張天虎

    副組長:童在平 向勇

    成員:彭遠斌 錢鈾 游小燕及13屆班主任、11級春秋班主任及12級春班主任

    (二)改革的主張

    1.加強調查研究和學習借鑒

    加強對校師生的調查研究工作,摸清家底,找出我校實施學分管理可能出現的問題并加以研究,增強本研究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加強課題研究人員對課程改革和學分管理的理解和認識,努力提高課題研究人員的理論素養。組織相關人員到相關學校進行考察、學習,充分借鑒兄弟校實施學分管理的經驗,研究他們遇到的問題。

    2.確立重點研究對象,先行試驗,分類指導,穩步推進

    針對我校專業眾多,課程資源和教育教學水平參差不齊的實際情況,決定在建筑專業中先期研究、實踐,積累相關經驗,以點帶面,分類指導,將不同專業的學分制管理的實踐經驗輻射其他專業及至全市同類學校,這樣才能使我校學分實踐研究得以穩步推進和科學有序地開展。

    3.提高教師專業素養,為選修課程的開設提供師資保障

    學分管理的前提和關鍵是選課制的施行,而教師的專業素養和綜合能力則是能否很好推行選課制度的關鍵因素。為此,我們必須建立起一整套教師專業培訓、終身學習、校本教研的制度,促進教師教育教學理論水平和實際操作能力的提高,增強其組織、指導、施行和評價選修課的能力。

    4.建立和完善中等職業學校實施學分制管理的機制

    建立基礎性與多樣化相統一的選修課程體系;建立科學的選課指導制度;建立科學規范的學分認定制度;構建學分信息管理系統;建立和完善學校教育督導制度;

    研究適合我校建筑專業實際的評價考試改革方案等。

    (三)研究的保障措施

    1.經費預算

    本課題爭取獲得瀘州市科研資助金的專項經費支持;學校自籌課題研究專門經費8萬元;爭取縣、市政府撥款10萬元。

    2.物質保障

    ??? 建筑專業學分制實踐研究,學校有相關物質作保障,主要有:①建筑專用機房兩間,液晶顯視器配置;②建筑實作廠房3幢;③建筑設施設備近400萬元;④有過硬的建筑專業教師隊伍;⑤校外建筑企業實習基地等。

    校長擔任課題組負責人,高度重視,可在財力、人力上給予傾斜,預計在三年時間里投入研究經費18萬元左右,完成此項研究工作。?????

    五、研究效果預測及成果呈現

    (一)研究效果預測

    1.課題研究促進學校發展

    (1)建筑專業學分制研究推廣,將會帶動其它專業學分制的研究與實施。

    (2)重視科研的老師,將會增多,一大批骨干專業教師將會脫穎而出成為科研

    骨干。

    (3)建筑專業的招生規模將會擴大,彈性學制與學分制的實施,開放式的教學

    管理,使得學生的學習更加靈活。按國家規定,可招收更多的退伍軍人或高中畢業生或部分其它專業的大專畢業生,他們可不學習文化課,學一年的專業課,只要專業學分修滿合格,即可預以畢業,從而擴大招生規模。

    (4)可降低流失率

    實施學分制后,可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選擇自己喜歡的課程,可避免每個學生每門課程都要去學,結果什么都學不好,導致學生的厭學而流失。實施工學結合后,對一些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到企業工作一段時間后,又回到學校繼續完成學業。

    2.培養的學生更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開設選修課可結合社會的需求,結合建筑專業學生畢業后所從事的職業特點確定選修課程,可從專業課、專業技能課、學生綜合能力培養方著手,培養學生的各項適應社會的能力。

    3.可促進師資隊伍的思想觀念更新,業務素質提高

    學生選擇老師后,老師的教學觀念不改變,業務素質不提高,必然會被淘汰。逼著教師提高業務水平,而且對教師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

    (二)成果呈現

    中等職業學校建筑類專業彈性學制與學分制研究報告、論文、著作等成果展示;形成《瀘縣建校必修課與選修課的開課、選課與管理辦法》、《建筑類專業教學實施計劃》、《瀘縣建校學籍與學分管理辦法》、《瀘縣建校學生畢業有關規定》、《瀘縣建校學生工學結合學習管理辦法》、《瀘縣建校學分獎勵與互換有關規定》等制度;論文集、教學光盤、研究報告、工作報告、成果報告等。

    ?

    ???????????????????????????? ????《中職學校建筑專業學分制實踐研究》課題組

    ???????????????????????? ???????執筆:羅樹彬

    ????????????????????????? ??????2010年11月

    觀后心情
    感動 同情 無聊 憤怒 搞笑 難過 高興 路過
    關于建校。【W站地圖 | 官方微博 | 官方微信 | 在線報名 | 移動網站 | 內容檢索 | 聯系方式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四川省互聯網舉報中心

    川公網安備 51052102510527號

    瀘州建校
    瀘州建校
    瀘州建校
    ×

    用微信掃描關注瀘州建校官方微信

      
    日本熟妇美熟bbw a毛看片免费观看视频 国产亚洲日韩在线三区 国产精品视频二区不卡 自拍亚洲一区欧美另类 亚洲国产精品隔壁老王
  • <object id="usim0"><u id="usim0"></u></object>
  • <acronym id="usim0"></acronym>